企业邮箱 RSS订阅
“大国工匠”精神▕ 胸怀在蓝天 深情藏沃土
时间:2021年09月13日  点击率:   

周秩(1916-2011),男,汉族,1940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核四〇四厂首任厂长、党委书记,二机部副部长,核工业部副部长,1985年2月离休。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核工业功勋奖章。

胸怀在蓝天  深情藏沃土

西北的深秋,长空湛碧,萧瑟尽显,气氛肃穆凝重。一行人从北京赶赴西北戈壁,来到中国核工业的功勋企业——中核四○四有限公司。在生产区红楼前,伴着白色、黄色的菊花花瓣,亲属们满怀深情地将周秩的部分骨灰,缓缓撒落在松树边。

红楼是周秩老厂长在四○四20多年间主要工作的地方。2008年四○四创建50周年庆典举行仪式时,周秩曾回到这个他一生倾注心血最多的地方。从今往后,这位老厂长又能看到厂区高高耸立的冷却塔,还有三区公安局公寓大院内愈发粗壮的白杨树……是啊,仿佛一切都回来了。

戈壁上的第一个冬天

1957年7月,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部宣传部部长的周秩被二机部部长宋任穷亲自调到四○四厂筹备处,负责建厂前的筹备工作。从此,他带领创业者们在茫茫戈壁深处,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克服重重困难,艰苦创建四○四厂。

1958年九十月间,建设队伍开进了戈壁滩。这里没有一户人家,没有一棵树,只有稀稀拉拉的骆驼草。这里年降水量是50多毫米,蒸发量却是2000多毫米,钻孔时打到基岩都见不到水。这里的施工、生活用水都要靠火车和汽车从几十里外拉到工地,一吨水的成本相当于一吨汽油的价钱。为了解决用水问题,需要修建输水管线。但是52公里的正式输水管线工程量大,一时建不起来,创业者们便突击抢修临时水线和泵房。

转眼进入了冬季,周秩心中开始犯难。自然环境如此恶劣,生活条件如此艰苦,这第一个冬天该怎样过?建厂创业的队伍该不该撤?如果撤出,在第二年春天建设工程全面铺开时,一些施工准备没有就绪,势必影响到工程进展;如果不撤,环境恶劣,创业者们能不能抵御严寒安全过冬?在与其他几位领导仔细商量后,周秩决定:队伍不撤,克服困难,继续进行基地建设。

寒冬无情地降临在戈壁滩,阵阵刺骨的寒风凶猛地袭击着创业者们。6000多人住的是“地窝子”和帐篷,吃的是刮进沙子的饭菜,有时刮起狂风连饭也不能做,只能靠饼干充饥。最难熬的是夜晚,睡觉时大家穿上大衣、戴上口罩和皮帽子,“全副武装”钻进被窝里,却依旧冻得哆嗦。寒冷常常使人无法入睡,大家就蜷缩在被窝里讲故事。一天夜里刮狂风,清晨大家睁开眼睛,被子上、枕头上都落满了厚厚的黄沙,喝水的缸子已“接”了半缸子沙泥。唯独被压在枕头下的窝头没有受到黄沙的袭击,却早已变成了冰疙瘩。帐篷里的小火炉被半夜的狂风熄灭,炉子上水壶里的水也已冻成了冰块。

艰苦的环境没有摧垮创业者们的信心,他们提出了“不怕风吹沙打”的口号,坚持施工建设,以实际行动实践着“安下心、扎下根、戈壁滩上献青春”的豪迈誓言。四个月里,基本完成了4000平方米的住宅建筑和铁路、公路、输电线路的施工,为工程全面铺开创造了条件。

周秩和创业者们为了祖国的核事业,在苍凉寒冷的戈壁滩上坚强地挺过了创业时的第一个冬天。

“羊肉味”的骆驼草和“珍珠汤”

自然环境恶劣还只是创业初期遇到的困难之一,紧接着建设大军又遭遇了三年困难时期。粮食短缺,这是周秩和创业者们面临的又一严峻考验。

1960年开始实行粮食限量供应。到1961年年初,连定量供应的每人每月二十几斤粮也无法保证了。春节将临,工地上的几万人只剩下三天的存粮。周秩等一方面向中央、省、部领导告急,请求解决;另一方面派人到处奔波,千方百计寻找粮源。

当每人每顿仅有的一个馒头也无法保障的时候,大家只有吃变质的玉米面、青稞面,甚至吃戈壁滩上打来的骆驼草籽。大家风趣地说,骆驼草籽有股羊肉味。

由于较长时间断粮和严重的营养不足,有千余人身体出现了浮肿,情况非常紧急。中央和二机部领导非常关心四○四厂断粮情况,多次打来电话询问,并要求周秩等领导考虑及时撤离工地的安排,以保存职工队伍。怎么办?担任工地总指挥的周秩非常矛盾。处在这样困难的时刻,不早点撤出戈壁滩,万一到了弹尽粮绝的时候就撤不动了,这是需要认真对待的。但同时又考虑到,如果把队伍撤出去,待情况好转后再重新上马,那么之前定下的目标就不能如期实现,后果也是严重的。当时,周秩等领导的意见倾向于工程不下马,队伍不撤离。

为了慎重起见,周秩与其他领导商量采取了两种脱困办法。一方面迅速调拨生活必需品,稳住队伍,守住阵地。工地组织了一支由50辆卡车组成的运粮队,发往新疆调粮。材料处处长阎德山从新疆调进一些玉米和大豆,原粮来不及加工,大家就直接放进锅里煮着吃,还称之为“珍珠汤”。另一方面是为必须撤出戈壁滩时做准备。如何保护这批技术骨干?大批职工和家属撤到哪里?周秩等焦急万分。他率领部分人员前往甘肃天水、陕西西安等地寻找落脚点,但都不合适。紧接着,又去新疆伊宁铀矿调研,结果仍然行不通。周秩同其他领导商量后决定——咬紧牙关不疏散,坚守阵地渡难关。

在断粮的最困难时期,他们开荒种地、刨树根子、组织人员打猎,咬紧牙关,凭借大无畏的革命精神顶住了生存危机,熬到了1961年下半年全国经济形势逐渐好转之时。对此,周秩曾说:“我们领导班子捏着一把汗啊!将来一是准备领功,一是准备坐牢。”

周秩将一生最宝贵的岁月都献给了四○四,与四○四同患难、共命运,见证了四○四的诞生与艰难发展历程。他一生都牵念着四○四,生前订立遗嘱,要将骨灰撒在他曾工作过的四○四的土地上。

供稿:404

  • 上一篇:
  • 下一篇: